這里是“每日新語”的第二期。在如今的年輕人中,流行著一門新課,名字叫“乙學”。(點擊查看第一期:《肉體在上班,精神已離職》)
顧名思義,乙學,就是乙方文學。每一聲“好的好的”,每一個“玫瑰花”表情,其實都是乙方打工人深入骨子里的溝通素養(yǎng)。
這種溝通文學,來源于實際生活。各個行業(yè)的打工人們,從商業(yè)角度看,可以被簡單分為甲方和乙方。甲方,提出要求,乙方,承接任務并落實要求,二者看似平等,但實際上,甲方往往掌握更大的話語權和地位,也被俗稱為“甲方爸爸”。
(資料圖)
相信每個乙方對于這些心臟驟停的時刻,都不陌生:
“用Photoshop,別用PS。我要五彩斑斕的黑和五光十色的白?!?/strong>
“很完美,但有億點點細節(jié)需要改動一下?!?/strong>
“文案不需要太復雜,驚艷、感動,眼前一亮的同時,能夠達到令人落淚的效果?!?/strong>
“你的聲音不是藍色,是白色,憂郁呢?深邃呢?”
每當這種時候,乙方的腦海里可能會閃過彈幕一樣的吐槽與爭論,但也只是瞬間,事實是,他們長嘆一口氣后,打在聊天框里的回復,可能還是一句:
“好滴,沒問題!馬上改~”再附加一串玫瑰、笑臉和奮斗的表情符號。
文 | 高越
編輯 | 易方興
設計|田偉
運營 | 栗子
“四大法寶”
學好乙學,理論是第一步。許多乙方打工人,為了參透乙學的奧秘,成立了“乙方文學品鑒小組”,為我們總結了“乙學四法”。
第一個,重復法。
一個簡單的“好的”“收到”“辛苦”,太過生硬、干癟,學過乙學的乙方,懂得將詞組重復說上兩次,像是“好的好的”“辛苦辛苦”“感謝感謝”和“您忙您忙”……一下子變得既誠懇,又柔軟。
第二個,語氣詞法。
一個熟練乙學的乙方,怎么能不會用語氣詞?常見的包括滴、啦、哈、喲、呢,像是“麻煩啦”“在的呢”“好滴”等等。
一些細微的語氣詞,往往會給人不同的感受。很多人認為,同樣一句話,用“哈”結尾,就要比“哦”結尾,帶了一些頤指氣使和假客氣的意味,相比之下,還是“哦”結尾更為俏皮、可愛。
是真的哦。
第三個,emoji表情法。
表情,是乙方不可或缺的乙學法寶。合作愉快,發(fā)“握手”;表示辛苦,發(fā)“咖啡”;慶祝合作,發(fā)“煙花”;努力加班,發(fā)“奮斗”,甚至一系列或可愛、或委屈的小黃臉,都是乙方打工人的每日必發(fā)表情。
第四個,波浪號法。
深諳乙學精髓的打工人們發(fā)現(xiàn),只要每句話后跟上一個波浪號,任意句子都可以變得客氣、隨和,十分“乙里乙氣”,像是“謝謝啦~”“辛苦啦~”“麻煩啦~”。
當然,四種方法并不孤立,有經(jīng)驗的乙方打工人知道,疊加在一起使用,效果翻倍!
做影視宣傳4年的盧卡,熟練掌握乙學之道。
她需要在項目拍攝期,按照甲方需求,提供宣發(fā)策劃方案。她想過50版不同的短視頻腳本,給營銷號寫過七八十份宣傳文案,就連甲方發(fā)在朋友圈的字,都是她一個一個打的。
播出期,盧卡必須24小時待命。無論投入多少、項目級別大小,甲方永遠抱著成為爆款的期望,對盧卡提出許多要求。
她準備的宣發(fā)策劃,要事無巨細,大到感情線、轉折點,小到服飾、穿搭和互動,都要有對應的熱搜、話題和文案的準備。
常常是睡著了,又被甲方叫起,原因是觀眾又有新反饋了。來來來,宣傳策劃再改一版。
▲一種說法是,乙方無法保持心態(tài),因為心態(tài)早已經(jīng)崩了。圖 / 日劇《年齡歧視》
有句話,是所有乙方都不想聽到的——“我們有了個新想法?!彼3B牭?。
不得已,她成為了乙學達人。最常用的回復是“好滴~”,沒有“好噠”輕松,也沒有“好的”生硬,“可以算是每一個乙方的標配”。在跟甲方的每一次對接中,她也發(fā)現(xiàn)了最好用的表情是“玫瑰花”,常常兩方對著送花。
在盧卡看來,這是一個萬能表情?!澳阆氡磉_感謝、辛苦了,或者沒問題,都可以用”,既能客氣、友好,又顯得干練、穩(wěn)重。
又一個被甲方消息中斷的休閑之夜,盧卡還沒看內容,先回了一句:“好滴!”
▲ 無數(shù)個被甲方折磨的夜里,乙方人都會忍不住反復想一個問題:“什么時候才能到頭啊?!皥D / 《甄嬛傳》
“知易行難”
想要學會乙學,不僅要懂理論,還要懂實踐。
乙學稱呼,十分重要。乙方打工人們總結,有職業(yè)屬性的,一律稱呼“X工”“X律”;甲方公司派來的,員工叫“X經(jīng)理”,部門經(jīng)理叫“X總”,副總要把副字省略??傊?,全部往上叫一級。
不好辨別沒關系,還有最不出錯的方式——統(tǒng)統(tǒng)叫“老師”。
95后陳星,今年被外派到甲方,做數(shù)字系統(tǒng)的建設和維護。這里是一家文博單位,她對各個部門的職權、級別全不了解,只知道主任和科員的差別,看著比自己父母還大的人,她喊不出“X哥X姐”,只能左一個“老師”,又一個“老師”。
對一個外行人而言,各部門提供的資料,還有很多不理解的部分,陳星只能再次發(fā)出請求,讓他們多解釋一下。
很多學過乙學的打工人,知道請求的常用公式。簡單來說,就是先致歉,再自我介紹,簡潔說明問題,最后道謝,一定不要忘記的是,“麻煩”“方便”等禮節(jié)性的補充。
比如,“您好,很抱歉打擾時間,我是XX的陳星,請問麻煩您在時間方便的時候,可以XX么?謝謝您~”
熟練掌握這個公式,可以舉一反三,用到任何需要幫助和配合的溝通場景之中。
但乙學場景實在是很多,經(jīng)驗不足的陳星,還是有沒能掌握的乙學話術。面對甲方主任常發(fā)的“辛苦了”,她還是只能回“應該的~”,更多的,一句都說不出來。
▲ 圖 / 受訪者提供
有一次,單位系統(tǒng)成功上線了新板塊,整個部門忙了快1個月的任務初步結束,主任再次在群里發(fā)“辛苦了”,深得主任重視的員工,立馬回復:“您這兩天也辛苦啦,剩下的我們這邊處理~”
平時話不多的大哥,緊接著跟上:“有什么問題,立馬找我,隨時在線?!本瓦B其他人,也一串串“辛苦主任啦!”“煙花”“抱抱”表情包刷了一頁屏。
陳星連忙想找個表情包跟上,翻了一圈,也沒有適合的,最后只能發(fā)了一個揮舞著熒光棒、左右搖晃的“開心小貓”表情包,表示自己在場。
她面上平靜,心里復雜:“這些人平??床怀鰜?,結果都這么會說?!?/p>
▲ 圖 / 《我,到點下班》
無處不在
作為一門“應用廣泛”的學問,很多人發(fā)現(xiàn),乙學有著豐富的延伸空間。
在溝通中,只要你把對方當作是甲方,你就用得到這門乙學。
正在讀研究生的董媛,一直把導師當作自己的甲方。她的導師四十多歲,聲望頗高,為人也嚴謹認真,很少開玩笑。董媛平常不敢造次,平時常用的表情包全都不敢發(fā),連一直慣用的“哈哈哈”,都記得提醒自己要忍住。
相反,她選擇“乖巧”“玫瑰”和“奮斗”的表情包更多。也養(yǎng)成了習慣,開頭一律“您好”,結尾全是“謝謝老師,麻煩您了!”
每次打開與導師的聊天框前,董媛都把要說的話,提前在便簽上打好草稿,反復刪刪改改好幾遍,才敢確定。除此之外,她怕一條一條發(fā)送,沒了斟酌如何回復的時間。因此,一般都是一次性說完所有話,為了方便閱讀,再仔細分段。
有時,她會先把一大段話,發(fā)給室友看看,一起分析一下,是否需要改動,幫她“潤色”加工之后再發(fā)出。
為了更好地與導師溝通,董媛加入了一個豆瓣小組,“讀書筆記怎么寫,問題要提哪些,日常匯報包括哪些內容,郵件什么格式,導師問論文進度該怎么回復,上面全都有人分享,照著學就行?!?/p>
甚至是如何給導師拜年,節(jié)日如何問好,也有人提供模板。
她覺得自己掉入了一個乙學的深淵。
▲ 豆瓣“乙學”小組,常常會以出題的形式討論、調侃、自嘲。圖 / 豆瓣
另一面,念大三的周周,則是把學生干部干成了乙方。她是團支書,也在學院負責黨員的材料工作,每次收材料、發(fā)布學習任務時,如何快而輕松地收齊,是一件難事。
群消息過后,能收上來的往往只有一半,還需要她一個個私聊去催,面對學長學姐,要“辛苦啦、麻煩啦,謝謝支持工作!”;面對同級同學,也不能忘了“玫瑰花”和“表情包”。有些時候,她要催上三四遍,才能得到材料。
周周為人隨和,也好說話,室友覺得她當干部“當?shù)煤美邸?,她一直沒細想,安慰自己,能完成布置的工作就好了??吹骄W(wǎng)上的帖子,她才明白,原來這也是乙學。
妥協(xié)還是抗爭
乙學,本質上是一種妥協(xié)的藝術。
一個乙方打工人,能夠面無表情地打出兩三排“哈哈哈”,同樣也能夠,一邊嘆氣、皺眉,抱怨著不合理,一邊發(fā)出一條“好的,沒問題,立馬修改~”的乙學回復。
這就是妥協(xié)。
有人認為,文字消息之后,加上語氣詞、特殊符號,是一種“文字討好癥”,但人大新聞學院講師董晨宇覺得,這是察言觀色的另一種數(shù)字化的“情感補償行為”。
面對冰冷的屏幕,語言變成了一行行文字,非語言符號的神態(tài)、表情在此刻全部消失了。“觀色”環(huán)節(jié)無從施展,我們只能依靠創(chuàng)造出來的語氣詞、表情符號來傳達自己的感情。
一開始是“哈哈”“呵呵”,后來覺得不夠,“哈”字打得越來越多,波浪號、表情和語氣詞,全都疊加才覺得情感到位。
這是一種語言的軟著陸,彌補的是網(wǎng)絡表達中缺乏的語氣、神態(tài)等感情元素,隱藏在這些元素之下的,正是甲乙雙方的關系、地位,以及逃不開的妥協(xié)。
▲ 圖 / 日劇《重版出來!》
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公司做了七年文案工作的崔磊,一開始并不認同乙學,他有職業(yè)理想,想為自己的成果負責,面對甲方的要求,他總想加入一些自己的態(tài)度與思想。
但他很快發(fā)現(xiàn),這是行不通的,帶來的結果是刪除、大改、重寫,甚至是項目告吹。
接連的不順利,給了他教訓。他也漸漸明白,要想合作順利,比如把自己的身體里裝入甲方的靈魂,自己再用多年來的專業(yè)技術,把甲方的靈魂變成方案。
每次,按照甲方的需求完成工作后,他都要立刻把項目忘掉,再看電影、玩游戲,把自己清空,然后等待裝入一個新的甲方的靈魂。
《妥協(xié)社會》一書中也提到:“我們生活在一種妥協(xié)社會里,它與功績社會相伴而生,我們成為了被數(shù)字操控的木偶。寧愿被KPI綁定,陷于競爭和剝削,也不愿失業(yè)。因為,失業(yè)的痛苦會遠遠大于工作時的痛苦。在這里,一切變得討喜,沖突和分歧不復存在,因為它們會給人帶來爭論的痛苦?!?/p>
做了六七年乙方的設計師杜薇,常年一改圖就是二十多版,24小時隨時待命。今年,她終于跳槽做了甲方,但是一時間卻難以習慣。周末需要緊急聯(lián)系乙方修改,她突然發(fā)現(xiàn),自己過不去心里那一關,覺得太不近人情,電話遲遲撥不出去。
但是沒辦法,她必須打,因為面對她的直屬領導,她也不過是個“乙方”。
換了位置之后,她發(fā)現(xiàn)甲方也有自己的不容易。那些不近人情或是反復修改的要求,在發(fā)出之前,也要做一番心理建設。
最后,許多人終于明白,想要參透乙學,語言只是表面,它的精髓,是永遠把解決問題擺在首位,哪怕需要妥協(xié)。但無論哪一個乙方,最好都不要忘記一件事——
你永遠是你自己的甲方。
▲ 圖 / 日劇《我,到點下班》
(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)
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(chuàng),侵權必究。